美好动态
百亿私募广金美好罗山:“不拿返佣不谈对价”,将买方FOF进行到底!
2023-11-30
作者:
浏览量:293

近几年,量化投资在中国快速发展,凭借着出色的业绩和更小的回撤,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一批私募突破百亿大关,成为市场重要的参与者。

投资量化基金的基金,即量化FOF自然是一门好生意。

早在2016年,曾任易方达基金董事总经理的罗山博士就辞职创立了广金美好投资,专注于量化FOF母基金投资。伴随着量化基金的崛起,罗山和他的团队近几年业绩也相当亮眼,规模突破百亿大关,成为行业内最的FOF私募。

本期《寻访金长江》栏目的访谈嘉宾便是罗山。近日,券商中国记者在广州见到了广金美好基金公司总经理及投决会主席罗山,并对罗山进行了专访。

罗山本科毕业于中科大物理专业,当年曾是湖南高考状元,由于对物理十分感兴趣,填报志愿只填了中科大,且不服从调剂。从中科大毕业后,罗山去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攻读天体物理博士,随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做天体物理博士后。

罗山表示,他的同学一半去了西海岸的硅谷,另一半去了华尔街。他调侃自己当年因找不到工作才去了华尔街,最终与量化投资结缘。罗山历任巴克莱银行衍生品交易员、研究部主管、自营投资部董事、信用衍生部董事,在巴克莱银行从事自营交易的8年中,他取得了每年都是正收益的投资业绩。

在美国待了15年后,罗山更看好亚洲市场的发展前景,第一站选择新加坡。2005年左右,适应不了新加坡气候的罗山仅待了一年后,就去了香港,担任安信国际董事总经理,一待就是7年,其所管理的安信基金宝在同类产品中业绩排名第一。

2012年,罗山加盟易方达基金,担任易方达基金董事总经理,在易方达管理超100亿的社保指数增强组合;同时,他所管理的易方达沪深300量化增强获量化杯最佳量化产品第一名。

罗山可以说是中国最早一批接触和从事量化交易的学霸,在离开易方达之后,罗山选择创立量化FOF私募,这是因为他在量化行业深耕多年,更理解量化投资的优势和赚钱的底层逻辑,一眨眼罗山的从业年限已经长达28年。

经历了一轮快速发展后,量化行业也开始不断内卷,策略同质化和拥挤度提升,策略的有效性也在发生变化。对于如何更好的进行量化策略的配置和精选产品,怎样构建量化的组合、风控,量化FOF如何创新和迭代,以及FOF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罗山分享了他的一系列思考。

专注量化FOF,量化具有三大优势

券商中国记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的过往经历,为何选择专注量化FOF?量化FOF有哪些优势?

罗山:无论在海外还是在易方达基金,我一直在做量化投资,转型做FOF自然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方向,主要投量化策略为主,是我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优势。

量化具有三个优势。第一,量化策略运行的稳定性好。策略一旦写到程序里面后,就和这个人没关系了,不存在所谓的风格偏移,也不受人的情绪影响,然后我们对它进行分析,相对而言更容易把握。

第二,量化策略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以控制风险为前提,所以量化策略的业绩的波动相对而言比主观的要小很多,所以它的业绩的可持续性相对要好一些。

第三,量化策略的收益来源更明确,量化的换手率相比而言更高,持股的平均时间从短到几分钟,长到几天几周,再长一点可能也就月度。长期的东西我们觉得是比较难判断,短期的利用数据进行分析,找到市场一定的规律相对更容易。

最后,从风控的角度而言,量化策略一旦写成程序以后,大概会买什么样的股票,分散度有多高等不太会变,但是主观投资,基金经理的想法一变,操作模式就可能随时变化,我们觉得量化策略从风控的角度来说也更容易风控。

罕见的国资控股私募

券商中国记者:与公募相比,私募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制,您个人也在公募工作过。但贵公司是和国有背景的公司合资成立,这个当初是怎么考虑的?

罗山:当初有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我们需要找到一定规模的资金起步,做FOF投出去的资金太小,那么与子基金管理人沟通没什么优势,然后广州金控也认可我们的业务模式,愿意提供一笔资金来启动。

第二个我们其实既可以跟国企合作,也有民企的选项。从公司的运营风控管理方面,国企经营多年形成了一套非常好的管理体制,比民企的管理更规范、更成体系,这也更能助力公司管理机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道路。

券商中国记者:机制上和市场上其他百亿私募有什么不同吗?

罗山:我们与广州金控股权各占50%,属于典型的混合所有制,所以广州金控还是比较尊重我们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在投资他们基本上没有干预。广州金控直接参与的是风控合规,所有的东西都经过金控的审批,包括产品设立、法务、财务等各方面,任何花钱的事情都需要通过广州金控批准,这两方面的管理也是我们希望能够尽可能规范的地方,对我们的投资也没有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说是结合了两种机制的优点。

FOF发展空间巨大,分化严重背后投资能力缺乏

券商中国记者:近几年,私募FOF快速发展,但产品业绩却分化严重,存在配置能力弱、波动性大等不少问题。如何看待中国私募FOF的发展,量化FOF在其中的空间如何?

罗山:简单的说,我认为FOF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基金行业的发展现在不论是规模、数量,还是投资者的接受度,都已经不亚于股票了,而一般的投资者挑选基金和管理人,其实是缺乏专业的能力,也缺乏足够的信息和数据,所以就需要专业的FOF管理团队,来帮他去分析市场上成千上万的基金产品,做评估、做比较、做筛选,然后进行配置。

这种专业的服务是一定刚需,就像之前就是基金投资者需要基金经理帮他去选股票一样,股票多到一定程度以后,股票分化的程度越来越大,投资者自己去买股票,收益可能就不理想了。现在投资者自己去选基金,投资基金的收益可能也不会很理想,所以这对专业团队是个刚需。

但是,FOF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的障碍,比如FOF相比短期收益高的单策略产品,天然难募资,这就容易造成公司的发展方向由资金端需求主导的情况,比如因为合作机构的一些诉求导致投资动作变形,影响产品业绩。这些障碍是FOF机构在发展中需要努力克服的。

券商中国记者:私募FOF的发展存在参差不齐、业绩分化严重等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罗山:其实这和基金的业绩也有参差不齐是同样的原因,做投资最底层、最重要的就是投资能力,FOF投资也是一种投资,只是投资标的,不再是直接买卖股票、债券,而是买卖基金产品,投资某一些策略或者团队。

FOF基金有比较好的可持续的业绩,首先要有很强的投资能力,要对市场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不同的基金标的、不同的策略类型也有把足够的了解,这样才可能把业绩做的比较好。并不是把框架搭起来,认为我能募到钱,就能做好FOF,这个逻辑是不对的。

坚持买方思维,不拿返佣不谈对价

券商中国记者:买方思维是广金美好一直坚持的发展理念,并且有了一些理解和沉淀,能否具体谈谈买方思维理念?广金美好是怎么做的?

罗山:所谓买方思维,就是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作为FOF机构,只有产品赚了钱,我们才有业绩提成。无论在营销、投资、公司运营上,我们都确保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一,行业内不少类似机构一部分的收益来源于子基金的返佣,即投向某个子基金,获得部分管理费分成,这样做的话很难避免投资决策不会受到扭曲,因为不同的子基金愿意返还的费用可能不一样,通常愿意多返的一般是那些初期投资能力没有被验证的子基金。为了避免任何可能的影响,我们从不和子基金谈任何这方面的对价,不会要他们返还的任何一分钱。

第二,因为同样的原因,我们不去和代销机构谈对价,比如按照券商代销的金额给交易量,任何要求我们给交易量的,我们基本上可能就不合作了。因为我们自己不交易股票,所以没办法直接给券商提供交易量,如果通过投向的子基金,要求他去给券商交易量,这样又面临投资动作变形的情况,所以我们更希望与券商、子资金共建长期持续的合作生态

第三,我们的投研决策是集体决策,避免如果权限集中在某个人或者某几个基金经理身上,利用权力作对价从子基金获得个人利益,这样也会扭曲投资决策。

第四,很多私募都有所谓的自营策略和员工基金,我们无论是公司的钱,还是自己的钱,员工的钱,都投向我们三个对所有投资者开放的产品,这也是确保我们的利益和客户的利益高度一致。

此外,我们还从制度上加强管理,基本原则就是任何和客户利益相冲突的,我们都要避免,需要选择的时候,总是会先把客户的利益放在前面。

自上而下的策略配置,自下而上的产品精选

券商中国记者:能否具体谈谈你们的投研框架?你们的FOF策略是怎么去做革新和升级的?

罗山:我们的框架是自上而下策略的配置和自下而上产品的精选。

自上而下的策略配置,就是不同的策略类型,赚钱的市场环境是不一样的。没有任何一个策略,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赚钱。我们自上而下配置就是分清楚市场当下的状况,在这个状况下面哪些策略是最契合的,我们就会去更多的配这些策略。

因为我们很少用到宏观的数据,更多是用到市场微观的数据,微观数据才更好、更直接的刻画市场的状态。当下的特征可能体现在风格上,可能体现在交易的活跃程度上,也可能体现在股票的是波动大小上,或体现在不同股票不同板块的分化的程度上等,就是能够找出当前市场环境下最适合的策略。

按照资产类别来分,主要有股票、商品、期权、股指、转债等5大类资产,每一个类别里面又各自有很多细分的策略类型,我们总共大概有50个策略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的市场风格,选择不同的策略类型,最适合的选几个或者是十几个或者更多,然后把资金配到不同策略类型上,这是自上而下的。

自下而上产品的精选,就是在同一类策略里面去找更优团队的产品。同类的策略,可比性就更高。比如,都是做T+0策略,谁的超额收益更高,相对容易判断一些。

我们FOF投资的创新和迭代,其实也是顺应市场的特征,有着阶段性的特点。我们的FOF配置思维经历了从1.0-3.0的三次革新,配置思想从最初的发现管理人中的“独角兽”“私募基金优选”模式;升级到以“资产化”的模式构建“管理人”组合的“静态组合配置模式”;再迭代到主动管理的“动态组合配置模式”。

具体来说,第一阶段,优秀的量化团队和策略类型不多,策略拥挤程度低,策略收益的持续性较好,我们就聚焦找到好的团队;第二阶段,量化赛道的资金规模提升,策略同质化提高,拥挤程度加大,策略有效性发生变化,策略类型也层出不穷,我们开始对不同策略类型做一个分散性的配置,控制组合回撤;第三阶段,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快,在某一种状态下面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我们开始根据市场状态来配置适合市场环境的策略,获取更好的主动管理收益。如果保持一个相对静态的组合,业绩的波动就会很大,甚至出现一个回撤比较大,甚至亏损都有可能,总之我们的投研随着市场的变化,也在不断地革新和升级。

风控坚持两大原则,透明度和流动性

券商中国记者:在构建投资组合时,主要有哪些标准?资产配置上的比例如何安排?面对组合大幅波动或者回撤,应该如何应对和调整?

罗山:最关键的还是风险预算,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配置某个策略或者产品的比例上限。

第一,任何一个策略,最大回撤预算越高,配置的比例一定是越低的。第二,一个策略和其他子基金的相关性越低,配置的比例越高。具体配置比例,按照我们自上而下的投资框架下来做,根据它的收益,比如这段时间它和市场的契合度很高,那么预期收益比较高,我们就会高配,将收益和风险结合起来,来决定我们整个组合的配置比例。

任何单一策略回撤大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就会介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我们尽可能早的进入到子基金的风控投资运作里面去,来避免母基金本身出现大的波动。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大的回撤。我们在母基金和子基金层面都有预警线,只是每个产品类型的预警止损的点位不一样。

券商中国记者:在产品风控上你们有什么样的底线原则?

罗山:我们对子基金的要求体现了我们风控的最主要的原则,第一是透明度,第二是流动性。

我们投资的规模和比例与子基金的透明度直接相关,越透明投资规模和比例越高。比如,完全透明是指我们随时可以看到子基金的交易明细、持仓数据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团队都愿意这么透明,但不够透明的话,我们可投度会降低。

流动性是指能够申购赎回的频率,流动性最高的就是随时申购赎回,然后就是周度、月度,甚至更低。流动性越高,我们可以配置的比例也是越高。

有了这两个原则,我们基本上就能够把绝大部分可能的风险给规避掉,因为有足够透明度,那么子基金异常交易或者违规交易,我们就能够及时的发现,再配合上流动性,一旦有风吹草动我们随时可以赎回。

这是我们最主要的风控原则,背后也反映了我们风控的基本的思路,就是我们要足够了解对方,能够及时的作出反应。比如,我们开始投任何团队,不管多小的规模,都必须要出券商或者授权托管直接发给我们的估值表,尽职或者托管盖了章的估值表和净值,还要经纪商提供的交易明细,这是我们投资的流程。

无论是FOF层面还是策略的穿透跟踪都设置严格要求,保障各环节透明可控,不发生实质性风险。目前广金美好的存量产品都是实质操作且保持高度流动性的,在全流程的系统跟踪监控中确保投中安全。FOF整体的投资策略是分散的,进行定期及时透明的信息披露。

收益来源是尽调核心问题

券商中国记者:你们是如何给私募管理人做业绩归因的?怎么样做尽调以及评估管理人的投资能力?

罗山:我们是根据策略的收益来源进行归因,这也是我们做尽调了解的最核心的问题。我们会反复的问这个策略关于收益来源的问题,相对新一些或者比较另类的策略类型,需要问的问题就更多,然后还要拿持仓交易来进一步验证,最终形成对收益来源的认知。我们了解它的收益来源后,就根据我们自上而下的配置的模式,归到到相同的类别里面去做比较。如果分类错了,相当于把一个橘子放在苹果里面去,就没法比较了。收益来源同时对应的是风险的来源,是两位一体的。

对管理人相对能力的评价,同一类策略更容易评价,我们会从团队的教育背景、从业经验、交易能力、技术优势、风控等多个维度再做比较。

券商中国记者:具体到资产配置上,量化策略、固收策略、CTA策略、套利策略等应该如何配置,才能更好的捕捉机会?

罗山:从投资的基本底层逻辑来看,一方面投资可选的对象越多,获得超额收益的可能性越高,所以策略上我们应该尽可能的覆盖,提升投资的广度,基于对市场的分析判断,在合适的时间配置合适的策略。另一方面还是适当的集中,集中是取决于对市场判断,这样才能更好的给投资人创造超额收益。

券商中国记者:未来,如何提升FOF的底层产品挖掘能力、配置能力上有什么样的思考?

罗山:从我们的角度来说,首先还是要不断的提升我们自己的投研能力,最主要的是提升对市场的认知。市场每天都是新的,不能照搬过去的经验,这意味着投资这件事情是没有一劳永逸的,一定是要持续不断的研究市场、了解市场。

让投资成为美好的事

券商中国记者:对于广金美好的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

罗山:我们公司的愿景是“让投资成为美好的事”,这是我们成立之初就定下来的愿景,是我们的目标,我们选择通过量化FOF的方式来实现这个愿景。

具体路径,我们有三个想法。第一,顺应现在整个监管的大趋势,把私募基金的投资管理运作进一步规范,比照持牌金融机构的要求,不断的去完善我们的风控合规和管理制度,尤其是我们要拥抱新技术,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帮助我们更有效的实现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

第二,从业务角度,我们不是规模导向,而是业绩驱动,我们希望把尽可能多的资源和精力放在投研上面,在有了相对比较稳健可持续的业绩的前提下,才来发展我们的规模。

第三,我们坚持买方思维,一直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过去我们在客户服务这方面相对欠缺,未来我们希望把整个投研体系非常清楚的跟客户做交流,对客户保持足够高的透明度,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客户对我们有更高的信任,更理解产品的运作和产品的业绩的波动。

2023年广金美好完成了全新发展战略的优化升级,在原有的良好业态基础上,未来将致力于构筑覆盖投研、投教、投顾、投资领域的全链条生态服务体系。为了更好地支持投顾业务发展,广金美好还专门设立了“美好研究院”,着力推进研究产品化,构建投顾投教一体化服务体系,广金美好也希望今后与更多的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及超高净值客户开展交流与合作,一起构建买方稳健配置共享生态。